嗶嗶嗶:
覺得蠢,是因為這個設計還沒有讓你真正用到過。
用了4年以上的華為手機,現在的指關節雙擊截屏我也覺得很雞肋,比起同時按下音量下鍵和鎖屏鍵截圖,它也需要兩只手,我也曾懷疑這個指關節截屏有什麼雞兒用…
但是,後來我用到了指關節截屏的其他功能——畫S截長圖、畫圖形截任意形狀的封閉區域、熒幕中間劃一橫啟動分屏。
我發現這些功能是真的有用,太方便了,生活中不經意間就會用到
比如,我想截圖一小部分聊天記錄發給別人,可是截全屏會讓別人看到多餘的(不想讓別人看的)記錄,以前我會怎麼做?先截全屏,再打開圖片編輯,手動裁剪我想要的部分。而現在,用關節直接把那一部分畫個圈就完事了
就像這樣

再來一個截長屏如果想要分享全部聊天記錄

我發現指關節截屏的這些功能才是真的實用+方便
那指關節雙擊截屏有啥用啊?
答案是:也許華為設計師設計這些功能的時候,首要是研發上述幾個有用的功能作為方便用戶的功能,但是這么牛逼的功能都有了,何不順手多寫兩下程序,再加一個雙擊截屏,讓整個指關節截屏體系更加豐富一點?
Jackpop:
在用華為手機之前,我覺得這並沒什麼優勢和特色。
常見的截屏方式有:
- 音量鍵+Home鍵
- 電源鍵+Home鍵
- 三指下滑
- 下拉菜單

我覺得這些截屏方式所需步驟也挺少的,很簡單,只需要一個或兩個步驟,但是用了華為手機指關節截屏之後才發現一發不可收拾,越發感覺這是一大亮點。
指關節截屏常用的有幾個操作:
- 雙擊截全屏
- 敲擊繪製圖案截取相應形狀
- 敲擊畫S滾動截屏

用了一年多EMUI,我覺得指關節截屏主要有幾點優勢:
1.步驟簡單
相對於下滑菜單、點擊截屏按鈕兩個步驟,指關節只需要輕輕敲擊兩下即可。
2.便於記憶
相比於之前用的iPhone7,我覺得這個截屏便於記憶,iOS截屏要麼藉助輔助虛擬按鍵Assistive Touch,要麼是電源鍵+Home鍵,我覺得這個相對繁瑣,很容易忘記是音量+、還是音量-、或者是電源鍵。如果藉助輔助虛擬按鈕,又不能直達,需要連續點擊幾次,非常繁瑣,而且有一個虛擬按鈕在熒幕中間,有一些礙事。
3.防止誤觸
我覺得三指下滑截屏在便利程度方面最接近指關節截屏的,但是這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當你在看視訊或者其他頁面上,手機停留在頁面時間過長會早上誤觸,比如滑動了亮度調節或者音量調節。
4.使用體驗好
下滑菜單還有個弊病,就是當處於視訊或遊戲界面時,需要切換界面,這樣會影響使用體驗。而指關節截屏就沒有這個問題,不需要切換界面,不需要長時間停留熒幕。
當然,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個人習慣,之前用iPhone時雖然覺得截屏麻煩,但是用的久了,也就習慣了。後來用了華為,覺得指關節截屏更為便利,也許其他手機系統有更為便利度方式,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做選擇。
如果覺得有幫助,記得關注一下哦,也可以關注公眾號「平凡而詩意」,會定期分享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實用工具、學習資料等方面的內容,回復關鍵字可以獲取「福利」哦 ( ੭ ˙ᗜ˙ )੭
J.L:
什麼?
居然有人不喜歡指關節?
來人,拖下去
(來自EMUI深度用戶)
說正經的,輕輕敲
長圖不用你拖,自己就會移動,你只要到時候點一下來停止
區域截圖神器
for instance

多看看玩機技巧,有驚喜
彩蛋

設置方法:

指關節還能快速開啟應用,還能分屏、錄制熒幕
說到敲痛手指
mate7時代確實會
現在不存在的
夜泣血瞳:
首先,我先說一下我的看法
在不影響系統流暢度的前提下,功能越多的手機越好用。
所以如果你覺得指關節蠢,關了就好了,你用不習慣,不代表其他人用不習慣啊。
我最早接觸指關節是MateS,那個時候指關節這個操作邏輯比較容易喚醒(相比於Mate10),但是缺點就是容易誤觸,所以我覺得現在Mate10的指關節操作邏輯挺好用的。
不過我身邊的女生會表示真的不太容易喚醒,但是習慣一下也就好了,可能是因為力量小吧,或者不敢敲。所以題主可以試着改變一下操作習慣,因為畢竟不太會有任何一個產品100%適合你,只能說互相磨合罷了
楊宗昊:
這幾天剛把手裡的x換了mate20p。看完50倍變焦,跑到店裡把玩過之後意識到p30p還要等近兩周。開的什麼jb發佈會要等這么久,就不能今天國外開明天大陸開嗎?人家都玩上了。沒那個耐性,順手拿了個m20p先用起來,大不了9月再換m30p好了。
回正題。作為用戶,我很喜歡這個功能,但這不是一個我覺得很驚艷的功能,相反,我覺得這個操作倒是挺自然的,「當當」敲兩下熒幕,有種和手機對話的感覺:「喂,你幫我截個屏。」
但作為Android開發者,我覺得想出這個功能並實現的這幫混球簡直是天才。與其他方案如何判斷用戶的這個觸控動作是不是想截屏相比,他們跳出了這個束縛,站在更高的地方做出了回答。
涼城:
話不多說,剛好是榮耀十,我來試試!
現在覺得之前使用的三隻下滑簡直太low了!
某同學要的壁紙

clrais:
安卓最基礎的原生截屏方式有兩種
1.同時按壓側面電源+音量下鍵截屏

2.三指手勢截屏
使最基礎的安卓設備也能在單手和雙手使用時進行便捷的截屏操作
但谷歌並未添加長截屏的系統自帶功能
華為在以上截圖手段中
保留了實體按鍵組合的截屏方式
加入了開關欄添加了截屏按鈕
以及用指關節取代三指截屏
三指截屏的缺點是無法發出復雜指令,另一個就是誤觸比較嚴重
按目前華為最新適配指關節截圖可支持3種截圖模式
1.全屏截圖
2.裁剪後的全屏截圖
3.滾動全屏截圖

從功能上看是對三指截屏的全面升級,不僅於功能上有了延展,也因為使用指關節對誤觸防控上也更加優秀
但是華為同時也將三指截屏從手機中移除,也是讓我覺得有點小遺憾

匿名用戶:
我認為指關節截屏是有史以來最好用的截屏方式,沒有之一。
竟然有人說好蠢,,我也只能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了。
參商永離:
我一開始覺得很蠢,因為真的不靈敏,需要很用力而且必須敲熒幕中間而且速度一定要適中,快了慢了都不行。當時大概是用的我爸的榮耀6吧。後來用過榮耀7、榮耀8、榮耀v9,都是這個問題。
去年買了p20 Pro,嚯,靈敏的一批,有時候手指不小心連點兩下都能截屏。但我還是覺得蠢,因為在點開一張圖片想截圖時,扣擊兩下就會退出這張圖片,只能下拉點截屏鍵。
剛才,我看到這個問題,非常激動地要來痛罵這個沙雕設計。然後我看到了一個回答說所有安卓手機都可以音量下鍵+電源鍵截屏,我試了試,woc???困擾我幾年之久的宇宙級難題就這么解決了???我想要感激涕零地留下評論,但是那位答主關閉了評論……俺只好點個感謝。真的非常非常感謝您的回答!!!
我一直都很喜歡華為的自由截屏和s形滾動截屏功能,嘿嘿。吹爆p20 Pro夜間拍攝效果。
我非常困惑的一點是為什麼現在手機都沒有說明書了……像這種音量下鍵+電源鍵截屏的快捷鍵我根本就無從發現啊……沒有說明書對一個上大學之前沒有手機的人來說實在是太殘忍了
Aorqu用戶:
不請自來
我一個用iPhone Xs的人,對X系列的iPhone的截屏方式的評價是:很有全面屏操作特點,無縫體驗足夠流暢,確實擺脫了實體/虛擬按鍵的束縛
至於指關節截圖,我在試了試我親愛的父上的Mate 10之後,得出了結論:
「EMUI這裏不好,那裡不好,唯獨指關節截圖完爆所有同行」
怎麼說呢,huawei在熒幕上加上的力感應技術精度確實不錯(雖然還是玩不過蘋果的3D Touch),但是能請想像一下用一種剛剛脫離「輕」,遠遠沒到達「重」的力度敲兩下熒幕截圖的那種感受嗎……
尤其是熒幕在被敲擊時發出的清脆的,毫不含糊的「咚」的聲音,請相信我,這玩意兒是會上癮的(>人<;)
實在想像不出來,你就想想一下你有一個和你關系很好的很可愛的女性親友,你有時候見面就用這種力度敲兩下她的腦袋來打招呼……
你就知道這個指關節截圖到底有多舒適了
當然了,至於我為什麼知道,因為我和關系特別好的朋友見面的時候就喜歡敲頭打招呼,而且其中一位關系特別好的就是一個非常可愛的萌妹子(>人<;)
好了,怕被打死光速逃離作答現場ヽ(´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