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連凱:
《發條橙》
本文涉及劇透,請謹慎閱讀
首先說《發條橙》之三觀其歪
如果將《發條橙》的暴力與色情場景讓當今的觀眾看,這些經過了各種B級血腥片和情色片洗禮的觀眾或許不會覺得這些鏡頭有多麼的驚世駭俗。但在曾經有幸在大銀幕觀摩本片的我眼中,《發條橙》的暴力色情場景是讓我驚心的,讓我坐在影院柔軟的座椅上,從內心深處湧出一種不適。要問我為什麼,我只能說,因為《發條橙》中的惡,是毫無緣由、毫無目標、毫無節制的。《發條橙》之惡,是沒有道德約束的,最純粹的惡。
這樣純粹的惡,表現在主角阿歷克斯一行四人夜行偶遇流浪漢,毫無緣由的一頓侮辱與毆打(這個橋段後來被今敏在《東京教父》中也有所使用,觀眾視角的變化也導致了不同的觀感)。
表現在廢棄賭場中無節制的強奸與鬥毆。
表現在無端闖入一名作家的家中,哼著《雨中曲》跳著舞,對作家和他的妻子進行無底線的施虐,並在作家的眼前強奸了其妻子。
(這個段落讓《雨中曲》給我留下的歡快積極的印象盪然無存)
表現在唱片店偶遇兩個女孩,順便就帶家中進行了一場28分鐘的3P性愛(影片中用40秒的快動作鏡頭展現了這一場景)。
(不知你們有沒有看到上圖中的彩蛋)
表現在毫無目標的闖入一位女富豪的家中對其進行施暴並殺害。
影片看到這里,觀眾可能會覺得庫布里克這個從來不把觀眾放在眼裡的怪人玩兒大了。這部電影宣揚的暴力與色情,似乎不會被任何一個人所接受。主角阿歷克斯沒有道德底線,無節制的踐踏著這個社會的一切標准與法律,為的只是能讓自己沉浸在發泄暴力與性慾的快感之中。
一位朋友跟我說,這部電影她看了40分鐘就實在忍受不了,關掉了播放軟體。她這樣做的原因正是這些無厘頭,無緣由的暴力場景。而這些暴力場景的持續時間恰巧也就是40分鐘。
這便是《發條橙》之「三觀其歪」。
接下來說《發條橙》之「三觀極正」
在殺害女富豪後,主角阿歷克斯遭到了其他三人的背叛,被打倒在地,啷噹入獄。
從這一刻開始,影片的走向開始變得有趣起來。阿歷克斯為了早點出獄重見天日,選擇參加了一項政府的罪犯改造實驗。阿歷克斯被強制觀看極度暴力與色情的片段,他的眼皮被機器扒開無法閉合,一名實驗人員在一旁為他滴眼藥水保持眼睛的濕潤。實驗剛開始,阿歷克斯覺得這樣堅持兩個禮拜就能換回自由是一件物有所值的事情。但很快,他就感覺到了不適,不僅僅是心理的不適,更多的是生理上的不適。他惡心、心慌、甚至想要嘔吐,但他別無他法,只能忍受。
兩周過去了,阿歷克斯「脫胎換骨」,用政府的話來說,他康復了。在這項實驗的「成果展示」中,阿歷克斯站在台上,一個人對他進行了侮辱和毆打,阿歷克斯毫無還手之力,只會默默承受與服從。並不是阿歷克斯不想還手,而是他不能。長時間的「治療」剝奪了他施暴的權利,只要心中有哪怕一絲暴力的沖動,他就會惡心、難受,比被施暴難受數倍。
影片的最後,重獲自由的阿歷克斯回到家中,被家庭拋棄;走在路上,被當初自己毆打的流浪漢認出,又是一頓胖揍;好不容易有兩個警察來解圍,沒想到是之前背叛自己的「同伴」,於是遭到了更殘暴的毆打。庫布里克用這樣的場景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惡是沒有節制的,一個施暴者也有可能變成受害者,當這樣的暴力反覆發生,這個社會也就陷入了罪惡的漩渦。
之後,走投無路的阿歷克斯選擇了跳樓自殺。他沒有死透,卻落了個殘疾。當那個政府官員前來探望的時候,阿歷克斯說出了這部電影最經典的一句台詞:
「我完全痊癒了。」
在這部電影中,暴力與犯罪被當做了一種疾病,是可以治癒的。而治癒的方法是極端且無人性的洗腦。當阿歷克斯從前40分鐘那個活蹦亂跳的暴力者變成一個懦弱膽小無反抗能力的軟蛋的時候,觀眾也會對他產生一點同情。庫布里克也藉由這樣一種情緒的變化,向觀眾拋出了一個問題:「當一個人連選擇做好人和壞人的權利都被剝奪的時候,人們是否還享有人權呢?」
而在我看來,影片的矛盾不僅僅在於一個人對於其自身善惡的選擇權。更在與政府的政治集權與個人的自由之間。從影片中可以看出,阿歷克斯不過是政府官員手中的一個棋子,「暴力治療」只不過是一種政治手段而已。政府並不在乎阿歷克斯以及那些犯人是否被治癒,他們在乎的只是這個舉動是否能為自己多帶來一張選票。這才是《發條橙》中最大的「惡」,也是《發條橙》這個片名的意義所在:政府就像一個巨大的機器,將一個個有機又新鮮的橙子,變成了機械的、受控制的「發條橙」。
這便是《發條橙》之「三觀極正」。
不睡覺假扮王祖賢:
LEGAL HIGH
李狗嗨。雖然劇中關於法律的部分很扯淡,但是其中依然戳中了許多社會熱點。
劇中的雅人幾乎每次都是站在民眾的反方向,早間劇女主角和阿拉伯王子每次都是站在民眾這一邊。看上去雅人是貪財,刻薄,毒舌的賤人,相反女主和第二季的男二總是一副天使面孔,訴說著善良的話語,說一些民眾愛聽的話語。
但最後雅人總是證明了,事實就是事實並不會因為你說了一些大道理就改變。不要強行去改變世界,而是應該找到世界的規律去遵從它。
譬如S2E2這集 劇中男子發現自己老婆是個人造正妹後毅然決然決定離婚,無論老婆多麼愛自己。 女主和男二就極力訴說什麼心靈美,勸說男子不要離婚。 最後雅人幫助男子打贏離婚官司,最後告訴女子這個男人根本不值得去愛,強行在一起也只是徒添煩惱。 最後女子也醒悟過來,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
又譬如這一集,第二季特別版。
醫院勸說病人服用最新的葯物,卻因為副作用導致病人心肌梗塞死亡。之後又冷言冷語對待家屬,甚至是連死亡人的名字都記不住。你要是病人家屬你會怎麼想?是不是很像我們現實中的醫患沖突? 對方的律師覺得這種人配不上醫生的職責,連基本的人性都沒有,只會賺死人錢。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他說的很對,覺不覺得很現實中的一樣。
但是,醫學就是科學,科學是冷冰冰的,科學不在乎這個人的一生。 科學講究的是數據,或許作為一個人來說,這位醫生沒什麼禮貌,但是作為一個醫生他絕對做到了完美。
最後附上李狗嗨觀看地址
李狗嗨!!!
接盤俠:
這張圖又要出場了醜小鴨能成為白天鵝不是因為它努力,而是因為它本來就是白天鵝的孩子。
思考迴路:
《人間失格》。
有多少人告訴我「看不下去」、「太陰暗了」、「主角有病吧」。
要的就是這個feel!
要是人人都像當年的我一樣看的非常爽而且感覺找到了知音一樣……這世界快沒救了。
作者將人最陰暗的一面暴露在我們面前絕不是想讓我們向著這方面努力的,而是想讓我們引以為戒啊。
ps:有動畫版,詳情請查《青之文學》系列。好像也有電影版。
恩,評論區里有許多朋友說太宰並沒有讓人「引以為戒」的目的,我並不是很了解所以不敢多說。但是上面那句「作者將人最陰暗的一面暴露在我們面前絕不是想讓我們向著這方面努力的,而是想讓我們引以為戒啊。」就姑且當成我自己的理解吧。確實有過度解讀之嫌,但真的是我讀完三遍的感覺。
———————————–
2015年12月21日
好吧,最初我的想法確實是過度解讀了。作者或許只是在描述那樣的人、那樣的生活吧。
這樣一來我的答案就與題意無關了,請無視吧。
李小狼:
——————————更新的分割線。
話說王尼瑪你腿好細啊。
west:
竟然沒有人推薦漫畫《恐怖寵物店》
多圖預警
此漫畫以獵奇為賣點,展現人性之惡,同時三觀很正地人應當與萬物關系平等,要敬畏自然的觀點。
三觀奇歪在於,故事裡主角對人的態度就像是看垃圾一樣,人置於甚至比萬物還低的地位,在人類價值觀來說已經算離經叛道了(但我看著覺得超爽,身為人類卻很鄙視同類的一些行徑)。
三觀正在於,故事很多時候講的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都是正確的。
這是一個店家賣吃人寵物的故事。店家D伯爵販賣的寵物,在購買者眼中變為美少年和美少女,卻會在人類出現貪欲時,發生突變…
我貼其中一回讓大家感受一下,故事少許血腥獵奇,不適者迴避。(由於我自己收藏了實體書,我找個漫畫軟體臨時截圖,請無視廣告)
一對夫妻老年喪女,於是到D伯爵的寵物店想買寵物排解寂寞
伯爵顯示給他們的「寵物」竟和他們女兒一模一樣,伯爵卻堅持他是兔子
伯爵會跟每個購買者約法三章,違者後果自負,為後面劇情埋下伏筆(通常都會作死)
從鄰居對話中,了解到夫妻女兒的死並不尋常
妻子違反了約法
前方高能
不久後城市各個地方出現大量的兔子
甚至驚動警方
妻子被兔子襲擊致殘(細思恐極的是丈夫已經被兔子吃掉了),還把兔子當女兒
警方找來伯爵,但伯爵表示無能為力,兔子的分裂已經不可控了。
原來女兒死於父母的溺愛,甚至最後一口致死的毒品,也是母親縱容給的。
伯爵中二的結語,對中二時期的我來說沖擊十分大。
妻子剛要被兔子圍攻,又發生突變。
兔子的結局與女兒一樣
父母的溺愛就像給孩子餵食的毒素,日積月累,最後只會殺死子女。故事用更加殘酷,具現化的方式,表達那些老生常談的道理,更加有沖擊力。
我覺得關於人性和道理,沒有哪個地方的人比日本人更懂得用偏激和神展開的故事去表達了。
note:
1.兔子繁殖能力真心強,六個月大就可以受孕,懷孕期也短,公兔子是常年發情,所以這里兔子無性繁殖分裂的表現也算貼切
2.看完這篇我才知道零食里的化學添加劑對普通動物來說是劇毒,請大家別隨便給動物投喂人類的食物
第一緝一共10卷,以單元劇講述類似的各種故事,構思巧妙,神展開讓人大呼過癮。結尾時揭曉動物真身也是每個故事的亮點。加之作者會補充該動物的特性的小知識,看漫畫還能漲知識。
每次翻看我都欲罷不能,算是我中二時期之幸,能看到三觀這么正的作品。
第二輯連載中。這輯沒有前作精彩,娛樂性更強,批判性少一點。
畫風可能不是主流好看那種,但作者對各種角色貼切的設定和流暢的敘事,在習慣畫風後,會覺得無比好看。而且作者腦洞真心贊。
請吃我安利
dong dong:
《暗殺教室》
不知道為什麼被禁,我沒見過比這個更五講四美三熱愛的少年漫畫了。
Roam:
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呢~
腳本是古沢良太,他的劇都很特別但三觀都很正,大家比較熟的就 Legal High.
馬前卒:
電影《空軍一號》選段(僅限這一段)。前蘇聯軍人控制美國總統專機,通過美國政府命令俄羅斯總統釋放自己的同志。共產主義領袖昂首走出監房,幾百犯人合唱國際歌送行兼慶祝勝利,用鐐銬敲擊柵欄打出節拍。神似葉利欽的俄羅斯總統聽著國際歌顫抖不已,不敢去想自己的命運,只能用酒精麻醉大腦。
空軍一號:國際歌 http://my.tv.sohu.com/pl/2234058/2485997.shtml
從前後情節看,美國並不太區分共產主義、國家主義和軍國主義,但他們非常清楚自己最大的敵人是什麼,最清楚俄羅斯總統怕什麼。這一段貌似想醜化對手,不料竟給反角拍出了頂天立地的英雄群象。
黑森林慕斯:
Russell Peters脫口秀
關於對待聾啞人。
然後他還講了一段關於在殘障學校的故事:自己因為成績差反應慢被踢到殘障學校。
所有被認為有問題的小孩,被集中送往同一個學校。在那裡坐輪椅與坐輪椅的、盲人小孩與盲人小孩、聾啞兒童與聾啞兒童、多動症兒童都各自在一起形成一個個小圈子。
接下來還聊學校里一次殘疾兒童間的沖突。
雖然語氣戲謔,但是惟妙惟肖的模仿讓人大笑之餘,回味的時候不禁有點心酸。
將殘障兒童「圈養」起來與社會隔離真的就是對他們好嗎?那種從心理上將他們視為憐憫對象的態度何嘗不是另一種孤立呢?
最後還談了一點關於手語的種族歧視,也可以認為是對無孔不入政治正確的嘲諷。
你們要政治正確,那就給你們點…
knee 膝蓋grow長高 negro黑鬼
Fuck pc!!
PS:
看來還是有不少人反對,評論區的以下觀點很有代表性:
「黑聾啞人還黑出道理來了?聾啞基本都是先天造成的,黑這種身體殘缺的人真的大丈夫?你們誰見過有人公開的黑權力的遊戲里那個侏儒的「身高」?過分的「圈養」當然不對,但是拿別人這個先天的殘缺來黑不就是站在另外一個對立面么?還好意思誇誇而談,嘖嘖。」
無中生有才叫黑,基於某一方面的因素,去否定、壓抑一個人的社會存在才叫歧視。
作為對比:趙本山的《賣拐》系列被很多人認為是歧視,不是因為其中的模仿,而是將殘障人士的特徵與不相關的負面形象結合在一起從而給人錯誤的印象。
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避談殘障人士在一般社會生活中的不便,反而去誇大他們在心理地位上的弱勢(甚至乾脆認為他們心理有缺陷)。最終得出結論就是他們需要特殊「關愛」,於是就弄一個專門的地方給他們吧。
其實動機都是為了「我們」自己省事。
他們需要的是解決實際困難,像每一個健全的人融入這個社會。
多動症孩子一起搖晃、盲人孩子聚在一起、聾啞兒童的失控狀態,這是社會對待他們的方式使他們的生理障礙變成了關於成長與教育的問題。
Rusell拿來調侃的現象,問題不在那些兒童,而在於他們被對待的方式,要改善的第一步就是直面這些不便。
評論區有提到「融合教育」,這讓我了解了一些關於殘障人士教育的前沿趨勢,其思維出發點與這里是一致的。
整個節目尺度非常大,b站有完整視訊。
地址: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626091?from=search&seid=15139259028791623424
基本高潮不斷全程無尿點。
穩爺:
加勒比海盜
在封建愚昧的時代,江湖人反而是最有三觀的!
原諒我的配圖^_^
劉小麥:
沒有《銀魂》?居然沒有《銀魂》?居然真的沒有《銀魂》?【呵呵呵呵
喂喂喂】說到三觀奇歪,怎麼會沒有銀醬和那群逗比呢?有這樣的變態
有這樣的場景設置
有這樣的名刀
有這樣的局部特寫
還有一個這樣的男主角
還有這樣的BLCP
【天知道,我每次看銀魂都只敢默默的呆在一個角落帶著耳機看啊】
然而銀魂傳遞的價值觀卻是這樣的
卓伊:
王小波的所有作品
海盜先生: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誇張荒謬生活的背後藏著的是人性的醜惡和戰爭的殘酷。
——————————————————————————————————
當
獨臂的尼寇在美軍面前哭著說到:「我的祖產成為了難民營,我的妻子也已經消失不見……我想要找到她,我要帶她回家……」
我彷彿聽見他說的是:「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如今已亭亭如蓋矣。」哀莫過於此。愛莫過於此。
當
尼寇在法西斯書記前吼道:「為你們這樣的人打仗的確算不上英雄」而被摑翻在地
我彷彿又通關了一遍《勇敢的心》,埃米爾的聲音在耳邊呢喃:我的人生如此短暫,但我已經享了太多福。
我最大的福氣就是擁有你。
r戰爭帶給我如此多的恐怖。我已經無所畏懼。
樹神彧:
居然沒有人說《死亡筆記》?
殺人是很痛快的,尤其是對於心存烏托邦理想或心存惡念的人來說,動動筆就能輕松無痕跡無距離地解決一條人命,簡直是有莫大的誘惑力。夜神月為了無罪犯的烏托邦,坐在暗處與整個世界的聰明人鬥智斗勇,殺人如麻。這三觀夠歪的吧?可基拉最後機關算盡,眾叛親離,下場殘酷,作者是在用一個迂迴的角度,向我們闡述三個相互聯系的道理:
一、以惡制惡勢必會發生以惡制善
夜神月拿到死亡筆記時,初衷是非常好的,就是為了鏟除邪惡。可是,死亡筆記殺人沒有通過法律,也沒有通過定讞,是藉助神秘力量造成死亡,這是典型的以惡制惡。在月的筆下,很多人往往是因為一些本可以由法律懲處的小事丟了性命,罪行達到死刑定量的簡直屈指可數。月為了保證他的安全和權力,在劇情的中後期,死在他和繼任者手下的無辜人士更是越來越多,以惡制善越發洶涌。一個曾如此正義的孩子,在惡的閥門開啟後,最終在不歸路上下場悲慘。
惡制惡勢必會發生以惡制善的基礎在哪?二、絕對的權力造成絕對的腐敗
這里的腐敗並不是狹義地指貪污受賄,而是指用權力為自己肆意妄為。夜神月通過筆記本得到了掌握人生死的權力,如此巨大的權力,卻沒有任何人、任何制度可以制約他。夜神月走向人性的反面是可以預料到的,他為了繼續享受權力,為了洗清罪責,甚至為了惡趣味,不斷地濫用著手上的權力,將小罪者和無辜者一個個送入地獄。可以帶來豐厚收益、強大影響的權力,實施中卻幾乎沒有任何代價,也沒有制約的力量,無論是怎樣好的初衷,貪婪、多疑和富含恐懼的人性一定會隨著無限膨脹的權力走向崩塌。
為什麼絕對的權力造成絕對的腐敗?三、獨裁是惡的源泉
夜神月擁有判人死刑的權力,這相當於掌握了法務權中最具威懾的死刑,而他憑著個人判斷就將「犯罪分子」處死,這是典型的法務獨裁,簡直就是陰暗中的「朕即天下,生殺予奪」。律法的制定和量刑一定不能由一個人或是一個沒有任何刑罰依據的小組所決定,就算是能夠高效率處置和威懾犯罪,也一定會存在不公和冤案,中國的改革開放後的嚴打就是最新鮮的例子。L和尼亞相當於對抗獨裁的制度力量,只有通過試圖去限制、制衡獨裁者的權力,才能夠使之收斂。世界民主建設的最終目的,也就是在不停鞏固權力制衡,防止任何部門、個人的獨裁出現和蔓延。
把壞人統統殺死,世界就太平了——這理念絕對不叫正義,這叫淺薄和暴虐。沒有人有資格代表正義。
–
Shen Homer:
不邀自來,超多圖預警,手機黨自重…..
日本的一個6集動畫片,叫做《黃金小子》(golden boy)
這部動畫的背景旁白講的是:一個從東京大學法律系退學的大學生騎著個單車四處流浪的故事, 看到這里我頓時覺得男主肯定是個運氣不錯的學渣吧….這時候旁白來大叔了一句:「因為他早把所有的課程學完了..所以自己申請了退學」 作為學渣的我頓時一口老血噴了滿屏…
作為一部動畫片,其中三觀奇歪的地方有….
大量的 半裸露 純裸露以及強誘惑畫面(我艹要不是覺得很勵志我直接把這動畫當黃片來看了….)
這個猥瑣男和正妹游泳館館長比游泳…追上人家之後直接把臉撞到了人家雙腿之間….撞嚴實了之後還在那個位置猛吸了一口水….浮上來了之後還把水給咽了….我當時滿腦子的彈幕都在顯示「hentai hentai hentai hentai hentai hentai hentai hentai hentai」
還有不少戀物癖情節…..包括某一集女主角與她的機車相愛,依靠機車的震動經常達到「高巢」…
而本片男主也有強烈的戀物癖..特別是對正妹坐過的馬桶情有獨鍾……
男主有過偷穿女性內衣以及躲在女性更衣室偷窺的「光輝事跡」
而且男主也經常勃起…
看完了這些大家是不是覺得此人就是個沒用的變態…死有餘辜呢…..
下面開始三觀極正的部分了…
男主超級熱愛學習,在幾天之內就在軟體公司學會了寫軟體….練習不到一個月就可以在游泳上追趕奧運會級別的游泳館正妹館長…
去小麵館學習傳統拉麵手藝,過了沒多久就有客人建議老闆直接把店面交給他打理算了…
在暴打某渣男的時候顯示他曾經在專業的拳館學習過拳術..
為了保護拉麵店裡的清純小女孩,他無意間替她遭受了渣男恐怖無比的痴漢進攻…
渣男把妹子的上衣解開,他在另一側又偷偷幫妹子把衣服扣上了…
渣男又開始解妹子的褲子拉鏈,結果又被男主偷偷拉回去了….
然後男主又代替妹子承受了渣男的痴漢攻擊….包括對著手又摸又舔,甚至是特級旋轉強吸力舌吻…..
被正妹社長撞了之後賠了他一百萬,他直接拿拿去救濟陷入窮苦困境的老年小商戶了
為了幫一個叛逆少女圓謊,寧願被少女黑幫老大的手下暴打 從而贏得少女的芳心..
而且被人暴打之後也不會自暴自棄…..
這這部動畫的最後一幕就是….男孩繼續踏上旅途…而5個不同背景的正妹騎著高速公路賽 開著法拉利跑車向他狂追而去…
看完了這部動畫我覺得這部動畫的中心思想就是, 不怕你猥瑣 好色 變態, 只要你勤奮好學 有知識 有能力 又有自己的原則, 你一定會過的幸福而且一定會有人愛你….
感覺這部動畫就是一部勵志版本的日本韋小寶的故事啊~~~
Aorqu用戶:
遊戲算嗎?瘟疫公司
喬維里:
《消失的愛人》。
真正的婚姻是從結婚的幾年之後才開始的。並不是每一對結婚的雙方都擁有婚姻。有的婚姻雙方擁有婚姻,有的,卻不曾擁有。
而婚姻,如果說也是人類社會的一個「作品」的話,恰好與這個問題相反,它是一個表面三觀極正,骨子裡卻三觀奇歪的作品。
這部電影看似描寫了一個詭異的婚姻關系的締造過程,而其實,任何一個婚姻關系,都是詭異的。
這是我所理解的,大衛芬奇想通過這部電影所表達的思想。
(有劇透)
電影從一個寂靜的小鎮和一個落寞的漢子開始,
這個落寞的漢子叫尼克而不是dick,
今天是尼克結婚五周年的紀念日,然而他卻弄丟了妻子。
他來到妹妹的酒吧,妹妹給了他一個呵呵噠的微(第二聲)笑,
「咦?你的妻子不是每年丟一次的嘛,月月事,年年丟。哦吼吼吼~~~」
(咳,妹妹沒說這句話,是萌萌的我編的)
於是電影接著開始講述,
妻子的走丟,是尼克與妻子一年一度,在每個紀念日都會玩耍的把戲。
類似於一個羞恥play吧。。
互相測試對方的默契感與機靈程度,
妻子留下各種線索和各種只有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小秘密,
丈夫負責根據這些線索來尋找妻子的下一個線索,
再然後,
「你追我,如果你追到我,我就讓你,嘿~嘿~嘿~」
於是他們在圖書館在餐廳在各種地方嘿了起來。
看似甜蜜無限。
然而才結婚第五年的不叫dick的尼克,早已經厭倦了這種戲碼這種甜蜜無限這種嘿嘿嘿,
(畫外音,是不是腎透支了?把腎透支的,補起來!)
他疲倦地回到家裡,看到桌倒椅翻玻璃碎,心裡小鹿亂跳,趕緊報了警。
於是美國電影配角之王FBI又上線了。
一個女探員一個男調查員,女探員一臉的禁慾氣質竟然沒有與男主角發生點什麼故事,讓我很懷疑進度條。
探員們在尼克的家裡採集到了一大片被擦拭過一次的血跡,
於是探員認為,尼克的妻子,艾米,被謀殺了。
哦天哪終於被謀殺了,我差點懷疑這不是大衛芬奇了。
那麼誰是凶手呢?
女探員看著尼克。
尼克心裡一片草泥馬奔騰而過,「不是我啊,sorry……i don’t understand」
女探員說你憋裝了,就是你!
你妻子是艾米啊!天哪她是艾米!是一對老夫婦寫的「神奇的艾米」的原型。
哈佛畢業,紐約白富美,高學歷高收入。
而尼克你呢,鄉下窮小子,從大城市返回老家,到一個弔兒郎當的社區大學弔兒郎當地教書。
事業無成一無是處,除了演他的演員,有些顏值。
男主角在電影從始至終,
都是,一臉的無辜。
無辜臉,
這是大衛芬奇的第一個陷阱,
(真相只有一個),在這種懸疑片中,越是無辜的人,越是可疑。
於是所有的觀眾,都跟著電影里所有充當配角的「不明真相的圍觀民眾」一起,陷入了大衛芬奇的第一個陷阱:
尼克,殺死了自己的老婆,艾米。
這個陷阱伴隨著電影被大衛芬奇繼續挖深,
鄰居太太的證詞,是,艾米懷孕啦!
探員發現了艾米的日記本,寫的滿滿的悲情,嗚嗚嗚嗚我的老公好可怕嗚嗚嗚他打我,嗚嗚嗚我感覺不知道哪天他就會殺死我,嗚嗚嗚可憐的我。
尼克名下的巨額欠款,和各種不合理的開銷的對賬單。
以及,尼克,確實出軌了。
出軌對象是他在社區大學的一個女學生。
嘖。。女大學生。。
於是陷阱被一挖到底,觀眾,與探員,都認為,
屌絲尼克,殺死了自己,完美的,白富美妻子艾米。
然而進度條又一次出賣了導演,
(我覺得所有的鬼片懸疑片驚悚片和結局神轉折片,都應該設置一個隱藏進度條的功能鍵)
被殺死的艾米,竟然出現了。
她開著汽車,嗷嗷叫地奔騰在大橋上,嗷嗷叫地駛向遠方。
而其實,這場自己被謀殺的騙局,是艾米自己策劃的。
動機是,一無是處卻又劈腿的丈夫,會因為殺死妻子而被關進大牢,這妻子對她的懲罰。
而且艾米認為,與尼克結婚的這五年,尼克奪走了她哈佛畢業生的驕傲,奪走了她紐約白富美的尊嚴,奪走了她的希望與金錢,
這本身,就是一場謀殺。
於是觀眾們開始認為,這才是電影的主題,
主題是:被劈腿的妻子為了報復丈夫,而精心策劃了一場自己被謀殺的騙局,而讓丈夫鋃鐺入獄作為報復。
此處傳來上帝般的呵呵噠,
這,只不過是另一個坑而已。
這里要插提一下這部電影的敘事手法,
雙線敘事,回憶與現實交疊在一起,一起進行,
直到回憶進行到現實的開始,
而現實,進行到電影的結束,為止。
這是大師的手法。
我們能夠在一邊目睹這個「謀殺案件」偵辦過程的同時,
也能夠在導演的帶領下(挖坑下)體驗這個事件發生的起因於背後的動機。
大師們從來不在電影中直接表現出價值觀,也不直接給每個人物下定義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大師們都是傲嬌的寶寶。
他們說,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你們自己去體會吧!
大師們,只塑造,代入感。
於是我們繼續跟著故事進行,
艾米畢竟是個涉世未深的紐約小妞,她在奔逃的過程中被洗劫一空,
走投無路的她,撥通了她在婚姻之外的一個備胎男人的電話。
於是,備胎男二號,上線了。
跟大多數戀愛劇一樣,男二號總是跟女一號那麼得般配。
男二號是個富豪。
艾米在他面前扮演的楚楚可憐,男二號恨不得將她含在嘴裡。
於是男二號帶著艾米去了他的私人別墅,沒有人打擾。
具有抖S情節的艾米本以為自己可以像以前控制丈夫的節奏一樣控制男二號,
可誰知道接觸後才發現,男二號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抖S。
於是艾米第二次爆發,第二次從男人的手裡,跳脫了。
這一次的跳脫,給艾米的性格特點來了一次前所未有,三觀歪到極致的升華。
「你竟然不是小m,你竟然也是抖s,老娘才是抖s好不好!我要殺死你!」
於是艾米把男二號殺死了,而她並不認為自己是個murderer,她認為自己是一個fighter。
而且擅長偽裝騙局的她,又打造了一場,自己被備胎搶回別墅被強奸的戲碼。
帶著全美的鏡頭與聚光燈,以以一個逃脫者受害者的姿態,
回到了男主角的懷抱,回到了自己的家門口。
不叫dick的尼克問艾米,你怎麼會回來?
艾米說,我在電視上,看到你參加採訪節目時的控訴,看到你的真情告白,我知道,我想要的尼克回來了,電視上的尼克,就是我愛的尼克。你又變成了我愛的樣子,證明你需要我,我像個騎士,披荊斬棘,回到了你的身邊。
尼克說,你憋說了你!我這都是裝的!是裝的!全部都是偽裝!
然後借艾米之口,大衛芬奇說出來這部電影的點睛之筆,
艾米回答道:「可婚姻,就是如此。」
於是大坑被填滿,艾米和尼克牽著手走向了平地。
公眾看到的假故事也有了一個真結局,
白富美被備胎綁架失蹤,這讓警察誤以為尼克殺死了白富美妻子。然而妻子在自衛的情況下殺死備胎又回到了丈夫身邊,多麼感人啊。即使他們的婚姻曾經有裂痕,丈夫曾經劈腿,妻子曾經嫌棄丈夫,可婚姻,不正是經歷了磨難才愈發堅固嗎?
公眾被以上的這個版本感動哭了。
尼克在聚光燈下一次次親吻了艾米的臉。
尼克的妹妹說,你變了,你變得跟你可怕的老婆一樣。
而尼克卻說,我,成了她的幫凶。
可其實我們都知道,
是婚姻,把尼克變成這樣的。也是婚姻,把艾米逼成這樣的。
艾米之前抱著同歸於盡的念頭,把自己把尼克往死里逼,她甚至打算自殺來讓自己設計陷害丈夫入獄的陰謀完美無瑕,
誰知道,她逼出了一個偽裝版的尼克,一個尼克2.0,太棒了,尼克終於懂得了,偽裝,是婚姻的真諦。
電影又回到了尼克與艾米初遇的那個晚上,
尼克英俊幽默帥氣迷人,
艾米溫柔恬靜聰明善解人意,
然而這一切都是假象。
這部電影就好像一個二次函數,假象,真實,再假象。
可讓我們覺得三觀很歪的地方在於,這部電影的結局,婚姻又回到了假象。
而其實大衛芬奇想傳達的三觀最正的地方也在於此,婚姻,回到了假象。
這是每一個婚姻雙方都需要經歷的過程,當然沒有電影里戲劇化也沒有電影里血淋淋,卻比電影里更真實更殘酷。
在感情初期,男人女人都想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給對方,英俊幽默器大活好,溫柔賢惠小鳥依人。
可當婚姻開始,新鮮感褪去,男人女人摘下面具的那一刻,
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
一,分道揚鑣。
二,同坐一條船,互相磨合互相進化互相偽裝成2.0進化版,共同走入,真正的婚姻。
其實這部電影也一直被人詬病,漏洞百出,好多坑沒有填滿。
這是因為大衛芬奇在每一個配角上挖了太多的坑來表現配角的性格色彩,他太貪心,貪心得想讓配角也來引起我們的深思,而不是服務於主角。當然,這才是大師的覺悟。
————————————
嘖。
結尾傳播一下正能量。
雖然婚姻如此恐怖,可為什麼天下這么多有情人終成眷屬呢?
這是因為愛情。
即使婚姻是一個陰暗的東西,是一個幽深的溝,
也有愛情,有忠誠,有信任,有真誠,這些美好的品質,作為正能量,慢慢地將幽深的溝填滿。
所以,愛情,是唯一可以挽救婚姻的手段與砝碼。
最後,
祝我國小暗戀過的所有音樂老師美術老師,
婚姻幸福。
嘖
(一個微笑的祝福)
.
——————————————
(這是22歲的我,一個中二少年,對婚姻的最扯淡的理解。雖然我離結婚還遠著呢。不服————咬我啊!)
董不隆冬:
《上帝保佑美國》!